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司法官學院犯罪防治研究資料庫:回首頁

:::

110年4月份犯罪防治研究發展交流會「我在學法律時思考的事:近年刑事學研究軌跡與社會行動」

  • 發布日期:
  • 最後更新日期:110-10-22
  • 資料點閱次數:1848

  在犯罪與司法問題研究中,掌握當前制度更易、發掘新穎研究方向,是相當重要的環節,而這些環節,對經常處理司法個案、面對輿論浪頭的民間團體而言,更是家常便飯。為了讓犯研中心學術研究的素材與問題意識,能緊密連結當前犯罪、司法議題脈動,本(110)年49日,我們邀請到長期關注死刑政策及刑事司法議題的民間團體「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法務主任,同時也是政治大學法學博士候選人的林慈偉主任,以「我在學法律時思考的事:近年刑事學研究軌跡與社會行動」分享他在學術研究與社會運動間的學思歷程。

  一頁頁簡報伴隨慈偉主任的暖和嗓音,我們看見一位學術研究者在人權公約、刑事學、司法裁判、死刑制度等議題間的耕耘,也在這些研究串聯死刑與刑事實務時,引起我們對犯罪、司法研究上的探問。

刑事制裁內的兒童最佳利益

「這30多個案件裡,法官怎麼看見孩子的呢?」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CRC)自2014年經內國法化後,如何在犯罪案件處理中妥適運用CRC規範,成為一項重要的實務問題,而在慈偉主任的研究裡,法官在刑事裁判中援引CRC最核心的兒童最佳利益原則,作為死刑與否、量刑輕重的基準,是近年刑事司法實務的突破,更是值得深究的法律議題。

  「人們覺得桃太郎打倒惡鬼是正義,但對惡鬼的小孩而言,便不是如此」,慈偉主任以此為開端,反思加害人子女在犯罪處理中的困境,並分析他近幾年研究的30多件裁判例裡,法院是如何援引兒童最佳利益概念,決定被告的刑罰種類。這些線索讓我們進一步好奇,被視為CRC核心之一的兒童最佳利益、子女不和家長分離等原則,在司法、矯正實務中的落實狀況,像是法院考量到被告子女時,會傾向變更刑責種類還是僅調整自由刑程度;監獄執行攜子入監制度時,如何照料收容人子女和其親屬,與處理出獄後的更生及社會適應難題。

  「這30多個案件裡,法官怎麼看見孩子的呢?」在慈偉主任的探問中,看見過去僅以被告本人為衡量基準的犯罪處理,納入「隱形的被害人-被告子女利益」的可能性,與廣泛、未知的實證研究空間。

死刑存廢以外的世界

「若冤錯救援這塊的能量能夠充足到救錯人,這將會是甜蜜的負擔

  談到死刑,社會往往聚焦於支持、廢除間的意見交鋒,對此,我們也好奇,當前研究對於死刑替代方案的討論方向,不過慈偉主任提到,死刑問題除了存廢爭議,更有許多重要面向值得探討,包含建構嚴謹的司法程序及人權基準、正視待死現象,與實質關注被害人議題。

  「雖然廢死聯盟的終極目標是廢除死刑,但在此之前仍有許多事情要做」,例如在重大矚目刑事案件的訴訟程序中,慈偉主任以2020年立法通過的國民法官法為題,思考證據呈現方式對國民法官認定犯罪上的影響,與擔憂在法庭攻防中占重要地位但缺乏資源的律師培訓機制;又如,關於刑事量刑的部分,慈偉主任也介紹了近期由司法院委託執行的重大矚目刑事案件量刑前調查/鑑定評估參考手冊研究,期盼司法以實證方法謹慎決定合適刑責的前景,這對於死刑案件著重量刑的審慎性,更具其重要性;在執行階段,慈偉主任更點出,死囚及其親屬於等待執行期間的不確定感與身心煎熬;另外,就被害人的部分,慈偉主任也提醒,被害人不是只有外界形塑的單一面貌,整體社會應更重視被害人權益,看見被害人、了解被害人的實際需求,被害人的權利跟廢除死刑同等重要,都是國家刑事政策上須一同往前的方向。

  與會者也提問:「當重大案件更精緻化量刑基準,乃至冤獄平反機制都被大幅改善後,未來司法是否會淪為證據能力上的爭執,而非致力於發現真實,甚至反而『救錯人』?」就此,慈偉主任表示,於國外,像冤錯案救援運動相對成熟的美國,確實已經有發生「救錯人」的例子,但臺灣的冤案救援運動剛起步不久,再加上因為制度、司法實務等因素,連救援的那扇門都很難打開了,更不用說「救錯人」,在現階段,若冤錯救援這塊的能量能夠充足到「救錯人」,這將會是「甜蜜的負擔」。在慈偉主任的慎重提點下,我們看見這項疑問提出前,犯罪處理、冤錯案救援與制度改革的漫漫長路。

  在前述議題的探索與交流中,會議漸進尾聲,但這些伴隨司法制度更易所生的實務問題研究,仍待犯研中心與許多學術先進投入、開展。

關鍵字:死刑、兒童最佳利益、國民法官、量刑、被害人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