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司法官學院犯罪防治研究資料庫:回首頁

:::

110年8月份犯罪防治研究發展交流會「潛伏在生活中的惡意—資訊戰在臺灣」

  • 發布日期:
  • 最後更新日期:111-08-09
  • 資料點閱次數:1416

     根據統計,臺灣的上網人口已至少占全國總人口數的八成。而使用網際網路的人口中,又有近八成的人習慣使用手機做為上網的主要裝置。對於常見的網路社群平臺而言,臺灣每個月大約有1,800萬個臉書(Facebook)活躍帳號。由此可知,臺灣人對於網際網路、手持行動裝置及特定社群平臺的高度依賴,而這樣看似稀鬆平常的景象,卻也是本次犯研中心交流會議中提到的「假訊息」、「資訊戰」快速崛起或備受關注的主因之一。

     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各種形式的社群交流平臺,如Facebook、twitter、圖像平臺Instagram、Snapchat、影音平臺Youtube、twitch,亦或是流行於臺灣的PTT、Dcard,都是人手一機的時代中不可或缺的APP。然而這幾年來,許多新聞報導及研究報告紛紛指出,社群平臺上的「假訊息」會使人們遭致負面影響,如生理健康的危害,或是產生心理負面情緒等,甚至被用來改變人們認知思考的「認知攻擊」,而此類事件更是左右了某些國際重大事件的走向,這也使得各界開始大舉關注「假訊息」、「假新聞」、「資訊戰」或「認知作戰」等相關議題。

     為了使犯研中心成員更瞭解前述議題的意涵、機制及其影響,本中心於本(110)年8月24日,邀請提倡「開放政府、公民社會與數位人權」等議題的社團法人台灣民主實驗室的曾柏瑜研究員,以「潛伏在生活中的惡意:資訊戰在台灣」為題,與我們分享假訊息是如何影響臺灣社會,以及境外資訊戰如何透過不同手段攻擊臺灣,並試圖左右人們的認知。

     曾柏瑜研究員首先分享了假訊息的不同定義,第一種是刻意編造以傷害特定群體(如個人、社會團體、國家),且是為了謀取政治或商業利益的「假訊息(Disinformation)」,另一種則是內容錯誤,但並非為了造成傷害而刻意產製的「謠言(Misinformation)」。在學術界則有許多假說,試著找出假訊息快速散播的原因,其中「真相錯覺效應(illusory truth effect)」認為,一旦某個假訊息不斷地在我們的大腦重複曝光(repetitive exposure),久而久之我們便會對該訊息出現判斷上的疲憊感,甚至開始相信它是真實的,人類的這個弱點或許是資訊爆炸的現代社會中,假訊息氾濫的原因之一。

     而假訊息透過哪些方式影響社會?曾研究員以著名的劍橋分析事件為例,說明有心人士(包含國家、企業或個人)是如何透過社群平臺蒐集民眾的隱私資料,並分析人民對特定事物的興趣、偏好,甚至是關注的社會議題,再將人們依照某個標準進行分類,並針對分類後的各個族群進行更為精準的廣告投放,試圖影響受眾對某個事物的觀感與認知。當然,假訊息只是資訊戰的攻擊方式之一,更多的是真假參半,或是無法斷定真偽的資訊,反而更容易被用來當作資訊攻擊的武器。

     上述提到某些極權國家或公司企業會透過演算法(algorithm)蒐集個人的廣告及興趣偏好,用來做為政治目的(如劍橋分析事件)」而為之的資料蒐集。但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其實也有許多純商業目的的興趣分析與廣告投放。舉例來說,當我們在電腦上搜尋某項物品後,往後我們的個人社群平臺頁面,或是在搜尋引擎上瀏覽網站時,都會出現大量與該物品有關的廣告或訊息。這些網路用戶的瀏覽紀錄,都成為科技巨頭向廣告主收取商業利潤的談判利器,精準的演算法也讓廣告主心甘情願的花錢,使其產品的曝光度得以極大化。資料是現代的石油,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可以造福社會也可以摧毀社會,端看擁有這些巨量資料的科技巨賈,是如何妥善保存及運用手上擁有的大量資訊。

     話題回到政治目的的資訊戰上,當這些資料分析公司運用各種手段,蒐集並瞭解到某個國家的人民,可能因為種族、社會地位或地緣關係等種種因素而關注不同的議題時,這時就是投放特定訊息進行資訊戰的最佳時機。曾研究員指出,語言與敘事架構是資訊戰成功與否的關鍵。在許多受到攻擊的民主國家中可以發現,人民的政治傾向與自身的媒體偏好有著高度的關聯性。以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為例,支持共和黨及民主黨的群眾,平時收看的媒體大多有著明顯的政治傾向,更可以說是分布在政治光譜的左右兩端。而這樣的情形,將會導致不同理念的兩方群眾無法輕易地進行理性溝通與相互理解,也逐漸削弱著一個國家的民主體制與國力。

     民主國家因為有著開放且自由的網路環境,使得發動資訊戰的一方有著更多攻擊管道的選擇。在臺灣,實體組織如地方政府或派系、幫派、民間組織等;網路體系如Facebook、YouTube、podcasts、LINE、PTT等,都可以做為資訊戰的發起者、代理人節點或協助散布者,也因為管道的多變與金流的隱匿性,使得相關單位要追查某訊息的源頭是難上加難。

     最後曾研究員提到,每個人都可能因為某個議題的假訊息是你在意或關注的,而成為受騙的一方。根據LINE公司的調查,有46%的受訪者表示曾看過網路上的可疑訊息,但是會查證該則訊息的只占其中的33%,而查證後會轉傳正確訊息的人,更只有25%,這顯示了人們並未能輕易察覺假訊息的存在,或進一步查核訊息的真偽並採取具體行動,而給予假訊息存在的價值空間。曾研究員指出,假訊息的問題可能會一直存在,但如果能從「查核」:事實查核、快速回應;「溝通」:社會溝通、媒體識讀、基礎教育、成人教育;「科技意識」:科技追查、資安、隱私保護;「法治工具」:業者平台的管理規範等不同面向做起,將可以有效打擊假訊息與其衍生的社會問題。目前臺灣也有越來越多的查核組織及民間單位,透過實體課程等方式,與學生、老年人等不同族群進行假訊息的教育課程,希望未來能創造優質的資通環境,以為科技社會發展的重要助力。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