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國家希望工程」,打造強韌「社會安全網」,本中心主任受邀警察大學始業式專題演講,勉勵學子一起站在世界最脆弱的地方
- 發布日期:
- 最後更新日期:113-09-03
- 資料點閱次數:335
本中心以政府「國家希望工程」為藍圖,協助推進法務部「預防犯罪」及「柔性司法」政策,追求公義永續精神與弱勢關懷價值,以增進社會福祉,為下一個世代帶來希望。8月30日鄭添成中心主任受邀前往中央警察大學始業式,以「生命中途的風景—談中途之家在犯罪防治所扮演的角色」為題,從再犯預防和國際觀察比較視角,與現場數十位碩博士研究生及教授們,共同探討犯罪更生人與社會銜接的關鍵因素及刑事司法人員之作為,進行學術交流。
法務部結合衛福部、教育部所推動的跨部會「再犯防止推進計畫」,參考日、英、美、及聯合國等執行經驗,發現各國再犯防止措施,除強調監所內的個別處遇與出監前轉銜外,以持續就業、穩定住居、家庭與社區支持、提供戒癮治療、司法與社會福利系統合作等5大因素,對於防止再犯甚為重要,而各項措施間應密切配合;其中,「更生人安置處所」(中途之家)即為穩定住居的代表性措施,在刑事政策上扮演了機構內與機構外處遇的銜接角色,同時提供就業指導、環境調適與生活重整,以及具控制性的住宿及生活環境,不僅犯罪人的行蹤及生活狀況得以隨時掌握,且再犯風險可有效進行監督與管理,在許多國家被認為是維護社會治安的最有效方式之一,亦有助於協助犯罪人重新復歸社會,是減少再犯的重要關鍵基礎設施。
鑑於部分無工作、無家人或無家可歸的「三無」弱勢更生人和藥癮個案,因生活不穩定、缺乏社會支持、無法自立而再度觸法,法務部及更生保護會結合公私部門協力提供多元處遇資源,包括與民間團體合辦中途之家、提供每戶每月6,000元租屋補助、每人每小時最高2,000元心理諮商輔導補助、開發供住友善廠商兼顧就業與居住安定、運用獎補助措施鼓勵雇主僱用及促進就業穩定、提供至少6,200個工作職缺及840家協力廠商等,針對貧困、弱勢及脆弱更生家庭的需求,強化跨體系銜接整合,建構更加包容與接納的社會環境,增進司法保護社會福祉以預防犯罪,使「社會安全網」更強韌,進一步落實「國家希望工程」國政願景。
本次活動現場互動熱絡,交流座談本中心鄭主任一一回應在場師生有關NGO經營管理模式,探討如何引進社會企業成功作法,協助中途之家達到ESG永續發展目標等,並勉勵學子為社會注入慈悲心流,一起站在世界最脆弱的地方;鄭主任同時介紹司法官學院「傑出碩博士犯罪防治研究論文獎」及「刑事政策與犯罪防治研究」期刊,歡迎社會各界踴躍參獎及投稿,共同投入犯罪防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