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司法官學院犯罪防治研究資料庫:回首頁

:::

刑事政策與犯罪防治研究專刊第40期--蔡春美,「大學生對冤獄錯判的認知、價值觀與活動參與經驗之調查」

  • 發布日期:
  • 最後更新日期:114-05-01
  • 資料點閱次數:415

  目前國內有關冤獄錯判(以下簡稱「冤案」)的研究大多著重於為何會誤判,以及刑事補償法的討論,鮮少研究社會大眾對冤案認知及價值觀。本研究目的在探討網路上大專院校學生對冤案的認識、價值觀以及參與相關活動。研究方法透過自編問卷於2023年9月至10月在社群媒體發送,邀請在學學生填寫,共423份。結果發現:一、大多數學生聽過冤案,但不理解內容;認為冤案不常發生、自己不會有機會遇到;多數知道無罪推定原則,只有半數知道罪疑惟輕原則;關於刑事補償內容也不甚理解;認為平反者最大的創傷是名譽受損,最需要也是名譽回復。二、多數同意司法會有疏漏,也認為有人需要為冤案負責、捲入冤案不需要有一定 原因,不認為平反後可以回復原來生活、被起訴就是有罪;不過有6.9%同意寧可錯判不可漏一、2.4%同意先認罪入獄再申請重審。三、關注及參與冤案相關議題活動只有少數。四、就讀科系對知識、價值觀、參與活動有顯著的影響。本研究結果可提供司法議題實務工作者進行司法教育的參考。

關鍵詞:司法平反者、刑事補償法、社會復歸、冤獄錯判、無罪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