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保護
- 1 第11屆傑出博碩士論文獎,(碩)陳容娟,影響安置輔導場域中觸法少年正向轉變機制之初探—從社會關係視角出發
- 2 第11屆傑出博碩士論文獎,(碩)賴仁祥,少年量刑指引之建構-以日本法之比較為中心
- 3 第11屆傑出博碩士論文獎,(碩)古德凱,論被害人參與少年事件程序
- 4 第10屆傑出博碩士論文獎,(碩)林毓恩,以青少年自我揭露為中介探討性別與學制在接觸偏差同儕的機制
- 5 刑事政策與犯罪防治研究專刊第36期--蕭同仁、李易蓁,「與司法少年共處—社工師的實務經驗探見與反思」
- 6 111年犯罪狀況及其分析-蔡宜家、許茵筑,矯正機構如何協助藥物濫用少年自我健全成長
- 7 110年犯罪狀況及其分析-蔡宜家、陳建瑋,少年犯罪預防:談曝險、偏差少年與少輔會機制
- 8 第8屆傑出博碩士論文獎,(碩)陳柏勳_社會關懷與霸凌旁觀經驗對親社會旁觀者因應行為影響之研究─以高雄市在學高中(職)生為例
- 9 第7屆傑出博碩士論文獎,(博)黃開成,高中職學生霸(受)凌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以桃竹地區特殊教育與普通學生為例
- 10 第7屆傑出博碩士論文獎,(碩)許博鈞,校園霸凌處遇對策之台日比較─以霸凌事件之少年司法處遇為中心
- 11 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23)-12-潘至信,臺灣疑似兒虐案件鑑定問題與對策
- 12 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23)-11-許春金,警政婦幼保護工作與跨網絡合作及衝突
- 13 108年犯罪狀況及其分析-蔡宜家,少輔會整備前的曝險少年因應對策
- 14 蔡宜家,《許一個以兒少福祉為優先的照護機制:淺談兒少偏差行為之預防及輔導辦法》
- 15 108年犯罪狀況及其分析-蔡宜家,落實兒童權利公約於少年感化教育
- 16 刑事政策與犯罪防治研究專刊第24期--林琬珊,「兒童虐待案件中的不作為犯-以不作為犯參與作為正犯之案件類型為討論對象」
- 17 107年犯罪狀況及其分析-蔡宜家等,查獲少年詐騙之後?析論詐欺罪少年事件之司法處理
- 18 107年犯罪狀況及其分析-蔡宜家,犯罪被害通報之多元性:以兒童虐待為例
- 19 107年犯罪狀況及其分析-蔡宜家,變動中的虞犯少年:析論108年少事法修法
- 20 106年犯罪狀況及其分析-蔡宜家,概論少年事件安置輔導之執行困境
- 21 第6屆傑出博碩士論文獎,(博)溫翎佑,司法詢問員制度應用於兒童性侵害案件之實證研究
- 22 第6屆傑出博碩士論文獎,(博)李承傑,生活緊張因素對都會區國中生初次偏差行為發生之間斷式動態分析
- 23 刑事政策與犯罪防治研究專刊第22期--許福生,「兒虐事件-預防重於殘補」
- 24 刑事政策與犯罪防治研究專刊第21期--蔡宜家,「析論兒童虐待犯罪之法務防制對策-以日本刑罰與法務省政策為例」
- 25 刑事政策與犯罪防治研究專刊第21期--許嘉菱,「少年間合意性行為之除罪化」
- 26 刑事政策與犯罪防治研究專刊第20期--蔡孟庭、蔡宜家,「校園與毒品市場:檢視學校與社區毒品犯罪之關係」
- 27 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21)12--黃翠紋,「司法詢問架構運用於兒童性侵害案件偵查之重要性與展望」
- 28 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21)13--陳慈幸,「少年矯正教育現況與改革:以感化教育、刑事處分少年學籍轉銜與復學政策為聚焦」
- 29 許嘉菱,《少年間合意性行為之除罪化—以美國法定強暴罪為借鏡》碩士論文,第五屆論文獎特優
- 30 王雅茜,《修復圈與善意溝通於少年輔育院之小型團體試作經驗》碩士論文,第五屆論文獎優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