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 241 「第28屆IFNGO世界大會暨18屆CADAPT學術會議:預防吸毒家庭技巧訓練方案之研究與交流」出國報告-吳永達中心主任、蔡宜家副研究員
- 242 發表文獻導覽:「父母可以為濫用藥物的青少年提供短期介入服務嗎」
- 243 發表文獻導覽:「日本兒童虐待的社會成本」
- 244 發表文獻導覽:「審視程序正義與合法性對於公司行為之影響:直接與間接管制的互動成效」
- 245 發表文獻導覽:「警用隨身攝錄機對逮捕時武力使用的影響:一件英國的大型隨機對照實驗」
- 246 【人事公告】法務部司法官學院「專案研究助理」公開徵選正備取名單
- 247 公告「社會法律事件簿」微電影創作競賽獲獎作品
- 248 【人事公告】法務部司法官學院「專案研究助理」公開徵選面試名單
- 249 舉辦108年度第2次「犯罪防治研究發展諮詢會議」
- 250 公告「社會法律事件簿」微電影創作競賽獲獎團隊
- 251 發表文獻導覽:「日本孩童社區安全地圖:自情境犯罪預防觀點探討」
- 252 【人事公告】法務部司法官學院「專案研究助理」公開甄選啟事
- 253 發表文獻導覽:「恐怖的網路新聞世界?網路新聞報導與公眾對犯罪和司法之態度」
- 254 NGO與司法專家的跨界對談-犯罪是怎麼煉成的?#15之8-【勇敢揭開性侵暗黑回憶的受害者們】
- 255 發表「罪人?病人?淺談殺人犯罪者與精神疾患」文獻導覽
- 256 發表「私法正義-網路鄉民肉搜當事人及後續因應」文獻導覽
- 257 NGO與司法專家的跨界對談-犯罪是怎麼煉成的?#15之7-【鄉民的審判!私刑正義,民粹無敵?】
- 258 NGO與司法專家的跨界對談-犯罪是怎麼煉成的?#15之6-【一人犯錯,全家陪葬?受刑人家屬的荊棘之路】
- 259 NGO與司法專家的跨界對談-犯罪是怎麼煉成的?#15之5-【殺人才能解脫?從家庭照顧者弒親案件談照顧壓力】
- 260 NGO與司法專家的跨界對談-犯罪是怎麼煉成的?#15之4-【媒體識讀力UP!撕下污名標籤,人人有責】
- 261 NGO與司法專家的跨界對談-犯罪是怎麼煉成的?#15之3-【受創的驚懼童年──家暴目睹兒說不出口的傷痛】
- 262 NGO與司法專家的跨界對談-犯罪是怎麼煉成的?#15之2-【最愛的人傷我最深──談親密關係與家庭暴力】
- 263 銘傳大學王伯頎副教授指導學生創作預防犯罪法治教育輔助教材
- 264 吳永達中心主任獲邀擔任「物質成癮者復歸之路」研討會與談人
- 265 蔡宜家副研究員獲邀擔任「層級化風險管理之刑事政策」座談會引言人
- 266 與中正大學合辦「2019年毒品政策暨家庭支持研討會」
- 267 派員至中國大陸進行犯罪防治研究學術交流
- 268 108年第21期「刑事政策與犯罪防治研究專刊」全文下載
- 269 更新「法務統計3分鐘」:行政執行財稅案件統計分析、重大經濟犯罪案件統計分析、我國與日本高齡受刑人比較與分析
- 270 108年第六屆傑出碩博士犯罪防治研究論文獎公告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