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制度
- 1 第10屆傑出博碩士論文獎,(碩)蘇怡如,刑事協商制度之研究-以美國法為借鏡
- 2 第10屆傑出博碩士論文獎,(碩)韓昌軒,論選舉不實訊息的刑事規制:以公共性原則之保護為中心
- 3 第10屆傑出博碩士論文獎,(碩)蔣聖謙,酒駕嚴罰化政策中的法律意識
- 4 第10屆傑出博碩士論文獎,(碩)楊政一,洗錢罪之沒收與沒收競合
- 5 第10屆傑出博碩士論文獎,(碩)姜智勻,從文化法益建構文化保護之刑法思考-以建築類文化資產為核心
- 6 第10屆傑出博碩士論文獎,(碩)李欣儀,科技定位技術偵查之立法研究
- 7 第10屆傑出博碩士論文獎,(碩)王瑋君,論妨害醫療罪之規範適用與保護法益
- 8 第10屆傑出博碩士論文獎,(碩)王青楣,民意代表運用影響力收賄之研究
- 9 刑事政策與犯罪防治研究專刊第35期--顏榕,「論交付審判程序中之法官迴避—評最高法院刑事大法庭111年度台上大字第1924號裁定」
- 10 刑事政策與犯罪防治研究專刊第35期--王士帆,「德國聯邦最高法院刑事裁判BGHSt 67, 29-EncroChat資料之證據能力」
- 11 刑事政策與犯罪防治研究專刊第35期--楊迺軒,「論跟蹤騷擾行為入罪化爭議」
- 12 刑事政策與犯罪防治研究專刊第34期--蔡宜家等,「110年犯罪狀況及其分析-以疫情、女性、高齡數據為核心」
- 13 刑事政策與犯罪防治研究專刊第34期--劉芳伶,「從訴訟多樣性觀點再論法院於刑事程序中之職權調查義務-以公害犯罪為例」
- 14 刑事政策與犯罪防治研究專刊第34期--黃翠紋,「英國防制跟蹤騷擾措施與變革之研究」
- 15 刑事政策與犯罪防治研究專刊第34期--高泉鼎,「論刑事程序之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從兩則最高法院判決談起」
- 16 刑事政策與犯罪防治研究專刊第33期--劉家丞,「共同正犯過剩時的結果歸屬判斷-兼論最高法院109年台上字第1790號刑事判決及其歷審裁判」
- 17 刑事政策與犯罪防治研究專刊第33期--林道,「刑法視角下的自殺決定與協助」
- 18 第9屆傑出博碩士論文獎,(碩)李侑宸,後真相時代之假訊息管制結構─以刑法規範為中心
- 19 刑事政策與犯罪防治研究專刊第31期--蔡志宏,「剝奪犯罪工具之數位轉型:域名之沒收與扣押」
- 20 刑事政策與犯罪防治研究專刊第31期--古承宗,「行為質轉與刑法第185條第1項之解釋」
- 21 刑事政策與犯罪防治研究專刊第29期--曾春僑等,「中文語音測謊技術開發初探」
- 22 刑事政策與犯罪防治研究專刊第28期--賴擁連等,「美國精神疾病犯罪者司法處遇之介紹與借鏡-美國精神衛生法庭之探究 」
- 23 刑事政策與犯罪防治研究專刊第28期--潘怡宏,「刑法監護處分制度之修正芻議-取徑德國-奧地利與瑞士刑法 」
- 24 刑事政策與犯罪防治研究專刊第27期--陳俊偉,「論駕駛半自動駕駛車輛肇事之刑事責任」
- 25 刑事政策與犯罪防治研究專刊第27期--施育傑,「淺論同意搜索應用於電子設備-以共同權限及表現權限為中心」
- 26 刑事政策與犯罪防治研究專刊第27期--林慈偉,「從冤錯案救援觀點評謝志宏案再審無罪判決」
- 27 刑事政策與犯罪防治研究專刊第30期--蔡宜家,「109年犯罪狀況及其分析─兼評我國犯罪趨勢與妨害秩序新制」
- 28 第8屆傑出博碩士論文獎,(碩)盧于聖_重構刑法第57條的量刑架構—從量刑目的與行為人圖像出發
- 29 第8屆傑出博碩士論文獎,(碩)邱子庭_法人刑事責任─以奧地利法為比較
- 30 第8屆傑出博碩士論文獎,(碩)林宜潔_犯罪所得之第三人沒收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