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發表
- 31 發表「呷K少年家 呷了害全家」-犯罪防治研究中心專案研究人員潘宗璿
- 32 發表「成癮是如何發生的?」-犯罪防治研究中心研究人員陳建瑋
- 33 協助發表林順昌「如何推動我國社區矯治制度未來之發展與轉型」論文
- 34 發表「小心上當!施用毒品者免服兵役?攏是假ㄟ!」-犯罪防治研究中心研究人員黃宣瑄
- 35 發表「備受爭議的大麻煩」-犯罪防治研究中心研究人員陳建瑋
- 36 發表苗栗地檢署陳佑杰觀護人「且行且珍惜--雪泥鴻爪觀護20載」心情隨筆
- 37 發表「年齡與犯罪──犯罪生涯爭論之回顧與省思」-犯罪防治研究中心研究員顧以謙
- 38 共同發表「第一級毒品施用之具體求刑與法院裁判之差異分析」論文
- 39 「影片和文字訊息對政治議題說服力影響之研究」- 犯罪防治中心專案研究人員吳瑜
- 40 共同發表「我國藥物濫用預防之家庭技巧訓練方案實施初探」論文
- 41 「邁向全球化的數據隱私標準 」-犯罪防治研究中心專案研究人員林俐如
- 42 發表「毒品與成癮的迷思 - 你相信什麼?」-犯罪防治研究中心研究員顧以謙
- 43 發表「人工智慧技術運用於法律領域的限制與隱憂」- 犯罪防治研究中心專案研究人員林俐如
- 44 「我國近10年妨害性自主犯罪狀況分析」-犯罪防治研究中心見習生陳鈺潔
- 45 「藥物濫用者之經濟收益和性別差異影響研究」- 犯罪防治中心專案研究人員吳瑜
- 46 發表「淺論以人工智慧建立再犯風險評估系統應用」- 犯罪防治研究中心專案研究人員吳瑜
- 47 「 歐盟如何學習衡量個資保護與人工智慧? 」-犯罪防治研究中心專案研究人員林俐如
- 48 共同發表「新興毒品市場販賣特性之初探 - 以中、小盤販售者為例」論文
- 49 發表「包裝多樣、色彩鮮豔的新興毒品之意義」-犯罪防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鄭元皓
- 50 「人工智慧與法律」-犯罪防治研究中心專案研究人員林俐如
- 51 「從情境行動理論看待兒童不當對待與青少年犯罪的關聯:犯罪傾向與犯罪風險如何影響歐洲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中心見習生郭佳容
- 52 「增加青少年暴力相關知識:虐待兒童、霸凌、約會暴力與親密關係暴力」-犯罪防治研究中心見習生林蕙竹
- 53 「家父長制家庭、中立化理論與SNS上的性騷擾行為」-犯罪防治研究中心見習生陳鈺潔
- 54 共同發表「建置毒品施用者之復原與社會復歸-介紹美國物質成癮與心理健康服務部的定義與反思台灣現況」論文
- 55 「法庭與人工智慧」-犯罪防治研究中心專案研究人員吳瑜
- 56 「性犯罪審判中的被害人需求」-犯罪防治研究中心專案研究人員林俐如
- 57 發表「漫談施用毒品過量的問題」-犯罪防治研究中心研究員顧以謙
- 58 「簡述日本性刑法修法歷程-以強制性交罪為例」-犯罪防治研究中心專案研究人員林俐如
- 59 「哪種受刑人復歸方案有效?重製及擴展三項隨機對照試驗分析」-犯罪防治研究中心專案研究人員吳瑜
- 60 「吸引力是什麼?增強表現是娛樂性用藥的驅力。」-犯罪防治研究中心專案研究人員邱佳頤